Loading

商业解构:茅台为什么能一直“飞天”?

2021-06-22 14:48:58 admin


图片关键词

经常有网友调侃,中国的科技只有两种,一种是酱香型科技,一种是浓香型科技。

而对应的我们也只分为两种,抢到茅台的,和没抢到茅台的。

如果不出评选院士的事,股票也会越涨越高,毕竟2月过年都能到2600块钱每股,领跑整个大A。

图片关键词

那么,是什么让酱香型科技如此值钱,又是什么推高了茅台的股价?

茅台股价逆天的原因,主要在于茅台这个企业的三高属性。

高壁垒,高品牌价值,高资本回报率。

什么是一家企业的壁垒?

这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它可以是专业技术,也可以是原材料质量,甚至也可以是品牌价值。

茅台第一个壁垒那就是原材料,不管是茅台的售价,还是股价,都是建立在酒本身上的。

图片关键词

详细了解过茅台酒的构造过程,其实整个工艺过程非常考究。

酿茅台酒所需要的是红缨子糯高粱,只来自贵州仁怀,与其它地方高粱最大的不同在于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更高,截面呈玻璃状,让茅台在每一轮烘烤过程中,营养消耗都比其他酒要低。

图片关键词

最好的高粱,独特的微生物菌落共同作用形成了茅台的独特酱香,再配上特殊的工艺流程,整个生产周期是五年,成本是同行的20倍。

这就是茅台在原料上的优势。

总结一下

1、历史确实悠久,香型独特,百年前就得过万国博览会的金奖。

2、不可复制,比如你在其他城市投资百亿,即便是酿成的白酒非常好喝,可你就是不能叫茅台。

3、纵观世界最赚钱的公司都具备稀缺性和独特性。所以不一样的江湖地位,确定了他们不一样的股价。总之一句话,茅台更高端,五粮液等更普及。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茅台越来越得到百姓的认可。如今也是白酒中的领头羊,号称国酒。这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茅台懂得营销自己,用品牌价值一路为自己保驾护航。

“卖酒就是卖文化”
光是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营销,茅台的理解就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企业。
1998年以前,中国白酒行业还是作坊酒、工业酒、品牌酒三个阶段。在早些年的时候,茅台还没那么难买,也不贵。

但茅台管理层,已经懂得挖掘出了精神层面中的文化需求,那就是中国的酒文化。

图片关键词

2000年,更是提出了“三个茅台”文化发展战略,不仅在中央电视台重金砸广告,靠讲故事打响自己国酒的名头,还在前期把重点战略用在支持政府和部队的渠道上。

在那个时候,政府和部队在很多老百姓的眼里就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这种代表意义对于茅台来说,就是品牌价值的无形上升。

我们先入为主理解一个产品的第一印象,就是看什么样的人在使用这个产品。

2012年三公消费限制后,茅台把目光放在了“大众群体里的高端客户”,如果社会高层与精英他们都喝茅台,那么高端酒的身份就会稳定,而且会深入人心。


图片关键词

茅台就可以逐渐从酒类消费品上升到了一个文化品,并逐渐演化到奢侈品。

这种深刻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并且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市场经济规律。

奢侈品的属性,注定了它不受产品价格和市场波动的影响。比房价还要坚挺。

坐以待币式的:高价值回报率

但话说回来,不管是原材料的高壁垒,还是高品牌价值,都是属于茅台自己的内生动力。为什么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把它当做信仰,一起抬升茅台的股价?

那就是茅台的高价值回报率。

据茅台财报显示,2019年卖酒营收是854亿,但是生产成本只要74亿,所以当年茅台的净利润为412亿,增速17%,销售净利率51.5%。

 也就是说每卖出去一瓶1499的飞天,就能给股东带来750元的收益。

最近几年时间里,茅台每年真正能进入市场的酒只有7000万瓶,大概每20个人才能喝一瓶。

物以稀为贵,无疑再给高股价增加了一个砝码。

截止2019年年末,茅台账上差不多有1300多亿的现金流,每年什么都不干,就能产生34亿元的利息。

这样的企业,哪个投资者不喜欢?


图片关键词

表明上看,茅台无论从盈利能力,品牌价值,产品壁垒,还是投资回报率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是逆天级别的企业。
但能成为高股价有它的内在逻辑存在,有着我们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