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设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春天来了

2021-10-12 15:02:50 admin

图片关键词

一石激起千层浪。


9月2日晚间一则新闻重磅推出,为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正式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而在今天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现在北京要创立以服务创新型的企业家为主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性的决策。

图片关键词

为什么要建“北交所”?

▶打造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专业化平台


近几年,尤其在国家“十四五”大的战略规划下,加大支持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国内经济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了当下最热的话题和整个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北交所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新三板建设的政策障碍,围绕“专精特新”四类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形成以科技、创新和资本同时聚集的效应,逐步发展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图片关键词

▶探索完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


打破传统国内企业上市流通的审批机制,通过试点注册制,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注册制安排。同时探索交易所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上市企业的日常监管、财务审计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规范。不仅如此,更强化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


▶形成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市场服务体系


打造持续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和创新资本融合,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服务、法律法规、产业链等各方面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撑。同时增强公众公司的意识,增强敬畏投资者意识,约束投资人、被投资人的行为和思想意识,让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更加良性的高速成长。

基础制度有哪些安排?

▶融资准入


审核和注册各项工作的安排将与科创板、创业板总体保持一致。


但整体面向的企业群体将更加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特点尤其关注。总体来说,将平移之前采用的精选层发行条件以及有关盈利能力等条件,完善公开行、定向发行融资机制,丰富市场融资工具,并为企业提供直接定价、询价、竞价等多种定价方式。


尽管北交所将证券公开发行的注册制,但仍会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制度针对性、精准性和包容性,同时提高违法成本,不断强化投资者保护。

图片关键词

▶交易制度


北交所的交易制度,与深交和上交所不同。


北交所坚持精选层较为灵活的交易制度,实行连续竞价交易。不仅如此,新股上市的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自次日起,涨跌幅限制为30%。


即便如此,北交所坚持合适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促进买卖力量均衡,防范市场投机炒作,仍然是未来整体交易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

图片关键词

▶持续监管


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在探索资本创新、服务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同时,依然会严格遵循上市公司监管法律框架,各项要求均与关于上市公司的基本规定搁置。同时,延续精选层贴合中国企业实际的市场特色,不断强化公司自治和市场约束的双腿走策略,在公司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不断平衡企业融资需求和规范成本。


▶退出安排


将继续维持“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市场状态”,根据市场的发展及需求,完善定期退市和即时退市制度。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可根据规定退至创新成或基础层继续交易。如有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的企业,应当直接退出市场。

和沪深交易所如何互补发展?


与其它两大交易所服务的企业相比,具有“更早、更小、更新”三大特点。

上交所服务的企业一般是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国企和蓝筹,准入门槛较高。而深交所主要是服务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


北交所将着力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同时,通过新三板的基础层、创新层到北交所层层递进的方式,形成功能互补。


投资者结构和风险偏好与沪深交易所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北交所将向沪深的转板机制,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可以说,北交所的设立,是国内证券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国内证券市场不断完善和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北交所和沪深两所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帮助更多企业驶入资本发展的快车道。

标签: 北交所 股市